融合課程啟新航 五育并舉促成長
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,南通市海門區東洲中學開發了《節日文化》等系列特色融合課程。本學期開學,恰逢元宵節,東洲中學在2月14、15日連續兩天開展了“我們的節日·元宵節”主題活動。
巧手制作課程:火紅燈籠高高掛
各班學生將自己親手制作的各式燈籠懸掛在校園里,供同學們欣賞交流。燈籠的形式多種多樣,有紙燈、布燈、塑料燈,燈面上飾以祝福的文字、多彩的圖案,甚至精美的剪紙。做燈的材料則多是學生們收集的一些廢舊物品,如包裝紙、包裝盒、舊布頭等等。學校在眾多優秀的手工燈籠中挑出18只評為特等獎,其余手工燈籠均為優秀獎。
元宵燈展活動,不僅營造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氣息和節日氛圍,也引導著全體師生積極參加多樣的民俗活動和文娛活動,將手工勞動、美術設計、傳統文化、語言文學等融為一體。在益智添趣、娛樂生活的同時,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進一步的傳承與發揚。
勞動實踐課程:甜美湯圓大家包
初一年級各班學生在學校統籌安排下,走進食堂學做湯圓。活動開始前,志愿者們給孩子講元宵節的由來及習俗,并向學生展示做湯圓材料、具體步驟和動作要領,活動現場,大家各自分工,揉面團、包餡料、搓湯圓,隨著一雙雙巧手不停地搓轉,一個個白白胖胖的湯圓一會兒便擺上了桌面。活動現場的氛圍異常熱烈,充滿了歡聲笑語,大家包湯圓,煮元宵,體驗到了“自己動手,豐衣足食”的勞動快樂,領會到勤儉、奮斗、創新、奉獻的勞動精神和“粒粒皆辛苦”的內涵。
傳統文化課程:趣味燈謎齊參與
小小的彩紙上寫滿了字謎,這是老師們為孩子準備的元宵腦力大餐:層云隱去月當頭 (打一字)、白糖梅子真稀奇 (打一食物)、忘(打一成語)……孩子們都爭先恐后,躍躍欲試:有的凝神細思,有的撓頭比劃,有的眉頭緊鎖……猜對的孩子滿臉喜悅與驕傲,學校準備了100多條有趣的燈謎和豐富的獎品。各式各樣的燈籠和燈謎,熱鬧紅火的場面吸引了全體師生,濃濃的節日氛圍讓同學們再次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。元宵燈展猜謎活動,不僅營造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氣息和節日氛圍,也引導著全體師生積極參加多樣的民俗活動和文娛活動。在益智添趣、娛樂生活的同時,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進一步的傳承與發揚。
儀式慶典課程:多樣聯歡共歡樂
各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聯歡活動,節目豐富多彩。孩子們在老師的講解下了解了元宵節玩燈籠的來歷與風俗,通過有趣的游戲體驗到節日的快樂,將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根植到自己的心中。